
枇杷仙露


枇杷,“果中獨備四時之氣”,秋日養蕾 ,冬日花綻,春日結子,夏日果熟,承了四季雨露,自然滋養出玲瓏的果實。枇杷這名字,一說來源于樂器“琵琶”,枇杷樹的葉子極似“琵琶”,細究來源,二者究竟誰隨了誰的叫法,或是只是巧合,怕都只是趣談。但有一點,枇杷的葉確實可稱得上形美,古人稱之為“無憂扇”,若是夏日扇風,便也真是清風撲面了。
說到枇杷葉,無論在古或是今,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古時若有個肺熱咳嗽,枇杷葉配上其余藥材煮水,便可緩解,今時今日,小時候一咳嗽被喂的川貝枇杷膏,便是用枇杷葉熬制而成。形美,也有如此療效,便也真的可擔“無憂”之名。
說是無憂,但是枇杷也牽扯著離愁。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中有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一句未用任何悲傷的辭藻,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可是歸有光的心酸難過和對忘妻的懷念卻讓我們感受的真真切切。枇杷樹在這便成了一種意向,亦或者是一個寄托。
“項脊軒”是歸有光家的一間書房。從前陰暗狹小、破舊不堪,后來經過修葺變得清新明亮,歸有光在這里度過了大多數的學習時光。歸有光一生娶了三個妻子,但唯獨這位在項脊軒里陪伴了他六年的魏氏,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最深最美好的回憶。魏氏傾慕歸有光的學識,常在這間屋子里聽他講述往事,有時也桌案上學習寫字,可稱歸有光的知音,是歸有光在精神上能夠溝通的伴侶。魏氏也真心愛歸有光,回到娘家也會和自己的妹妹的閨蜜談話中也回提起這間小書房及種種美好。 后來魏氏去世,項脊軒無人打理,便也漸漸破敗, 歸有光對于妻子的懷念也正如枇杷樹般繁密。
歸有光晚年才得以入仕,一生可以說說孤獨,有魏氏相伴的六年,怕是他為數不多的有知音在側的六年。此愛未有指天立誓的轟轟烈烈,只是細水長流的陪伴和相知,故人已逝,便只有對著枇杷樹,徹骨相思。
今日做一道枇杷銀耳露,小火慢燉,水汽氤氳中聞得見枇杷的酸甜果香,放到溫涼時喝上一杯,清肺消暑,自是愜意,若是多花些心思,制成果凍,冷藏后清甜爽滑,便是將這四季孕育的美好,都融到味蕾中。

冰糖25克
冰籽粉少許

1 
枇杷洗凈后撕去皮

2 
剖開后去籽待用

3 
銀耳和干百合泡發

4 
銀耳撕成小朵同銀耳入鍋小火燉煮,可加適量冰糖調味

5 
待銀耳軟糯,加入枇杷果肉,再煮片刻,盛出便是枇杷銀耳露

6 
枇杷銀耳露加少許冰籽粉,冷藏成凍

7 
~

小貼士
冰籽粉是冰籽樹籽實的粉末,代替品有很多(瓊脂粉、淀粉、或者現代出現的吉利丁這類的都可以做替代) 1.枇杷銀耳露最好當天煮了喝完,( 但所謂銀耳湯過夜后其營養成分減少,并產生有害成分亞硝酸鹽的說法是謠傳。) 2.銀耳和丑耳的區分來講,丑耳更容易出膠,適合燉煮,銀耳更加爽脆,涼拌、清炒都很好。 隱藏吃法:可以將此仙露倒入冰格冰凍,做水果冷泡茶
收藏
343收藏

分享至




相關美食



